日本2D動畫也要使用動作捕捉嗎?動畫科技的發展歷史 動畫製作過程【JoJo TV瞄芝士】

日本2D動畫也要使用動作捕捉嗎?動畫科技的發展歷史 動畫製作過程 觀看影片點這裡 JoJo TV 瞄芝士: YouTube spotify podcast 痞客邦 IG 大家好歡迎來到 JoJoTV 瞄芝士我是 Joey ,今天我們來講講動畫製作的技術發展吧。 我之前曾經介紹過日本第一部動畫片的誕生以及發展,在《從第一部動畫到後宮時代》的影片中,提及了日本如何一步一步將動畫賦予了深刻含義。 而這一定離不開動畫技術的發展,雖然日本在動畫方面登峰造極,但是科技的發展大部分都是歐美的技術。 那麼,人為何要發明動畫呢?我想最早是想記錄自己的所見,畢竟我們是生活在一個可動的世界,好比在兩萬五千年前的石器時代,洞穴中就有系列的野牛奔跑分析圖。 還有達文西有名的黃金比例人裡幾何圖上的四隻胳膊,表示雙手上下擺動的動作,從這裡可以看出人類是多麼渴望紀錄動態的事物。 動畫起源 動畫的發明最早可以追溯到 1824 年彼得羅傑醫生發表的一篇論文,這應該算是整個動畫製作原理的始祖。 他的理論指出人類的眼睛在觀看運動的物體時,物體消失後會在視網膜上留下大約十分之一秒的形象殘留,這個理論的發現為之後的動畫打下了理論基礎。 很快就有人根據這一理論發明了魔幻轉盤,就是在轉盤上分別畫上鳥與籠子,當轉盤轉動時人們會看到鳥被關在籠子裡。 之後又發展出「幻透鏡」,就是在紙捲上畫上一系列連續的素描繪畫,然後轉動紙捲通過細縫看到活動的形象,當然我們小時候流行的「手翻書」也是十九世紀的產物。 在 1877 年,攝影師埃德沃德 · 邁布里奇為了得到馬奔跑的影像,將多架相機排成一排,將馬奔跑的動作拍成了照片,然後在用 24 張每秒的速度播放出來,首次得到了會動的影像。 在 1882 年發明「實用鏡」的艾米兒雷諾,開始手繪故事圖畫,最先是繪製在長條紙上,後來改畫在膠片上,他還在巴黎的蠟像館開設了「光學劇場」放映自己的動畫,而且現場還伴有音樂與音效,在當時引起了轟動。 直到 1895 年盧米埃兄弟首先製作了電影,並開始放映。這算是最早的電影,但緊緊只是拍攝一些完全沒有故事的風景紀錄。 雖然電影發明之後,人們對他的「光學劇場」逐漸失去了興趣,但是直接塗繪在膠片上來形成動畫,艾米兒可以說是動畫第一人。 隨著 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