偷屍人 愛丁堡的真實都市傳說 可以開膛手傑克可以相提並論的惡魔【JoJo TV瞄芝士】

偷屍人 愛丁堡的真實都市傳說 可以開膛手傑克可以相提並論的惡魔 觀看影片點這裡 JoJo TV 瞄芝士: YouTube spotify podcast 痞客邦 IG 大家都應該聽說過科學怪人吧,為什麼我們會有這種想法呢?其實這往往與那些科學家為了科學成果,什麼都不顧有關,他們可以不擇手段的只是為了自己的科學研究。 就像在1828年蘇格蘭的愛丁堡就上演了一個真實的都市傳說,當時的醫學並不十分發達,可能會對病人是否離世誤判,所以在墓碑上加設鈴鐺,這個鈴鐺直通棺木之中,萬一要是有人並沒有死,還可以搖動鈴鐺讓守墓人來救自己。所以那些花圈中的鈴鐺並不是裝飾,是有使用價值的。 這個設計聽起來有些恐怖的感覺,試想一下在深夜的墳場突然想起清脆的鈴鐺聲,要做守墓人真是不容易呢。 那為什麼英國人對過早埋葬這麼重視呢,起碼華人文化中就沒有這樣的設計。難道華人不怕誤判死亡嗎?這恐怕是與宗教有一定關聯,華人文化中死後往往是投胎轉世,總希望可以入土為安儘快轉生。 而西方的宗教觀就不太一樣,「死而復活」是信仰中不可或缺的奇蹟。根據耶大雅聖經園地的整理,能《聖經》中提到死而復活之處,有172次,其中《舊約》有5次,而《新約聖經》則有167次。耶穌基督不只使很多人復活,自己更在死後向人們顯現其復活。今日的復活節,據稱就是為了紀念耶穌基督在十字架上被釘死後,在第3天復活的奇蹟。 當然還有揮之不去的致死傳染病,例如鼠疫、天花等,感染之後,很多人症狀似死亡,被送去埋葬,但是後人在整理其墳墓時,發現棺材裡盡是混亂抓痕,所以判斷是「未死亡」就被埋葬。尤其在19世紀,霍亂在倫敦大流行,很多脫水的病人只是虛弱到無法發出聲音,或以人力測量不到生命跡象,因而被「活生生」地埋葬了。有些人的棺材板上還有明顯抓痕,這是多麼絕望的事。 既然無法藉由醫療專業判定「真正死亡」而下葬,從18世紀末開始,陸陸續續有人苦思,希望即便被裝進棺材,甚至下葬,若沒有真正死亡,都還有補救的機會。 安全棺材 設計一種可以讓被誤判死亡的人重生的棺材,並不是一帆風順。 最先是德國的費南迪公爵,設計出所謂的「安全棺材」(Safety Coffin)。棺材上方會打個大洞,裝上玻璃窗,也有管子提供外面的新鮮空氣,更重要的是棺材沒有被釘...